1. 分享到:
浙江专升本,专业招生计划,2022、2021、2020、2019多年招生大学、专业、招生人数、专科专业可要求、就读校区、学费参考和报考英语要求,杭州点对点教育助力浙江考生快速选择专升本专业。

江西省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政治》科目考试说明

江西省教育厅--2025-01-02

Ⅰ.考试内容与要求

本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时事政治五部分。主要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能力层次。具体内容与要求如下:

一、思想道德与法治

(一)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

1.识记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2.理解

新时代呼唤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应用

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二)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1.识记

1)人的本质;

2)人生观与世界观、价值观;

3)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4)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2.理解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2)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3)高尚的人生追求;

4)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5)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

3.应用

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三)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1.识记

理想、信念的内涵与特征。

2.理解

1)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3)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5)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6)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

7)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有机结合。

3.应用

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

(四)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1.识记

1)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

2)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3)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2.理解

1)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2)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3)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

4)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显著特征;(5)改革创新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

3.应用

1)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

2)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

3)做改革创新生力军。

(五)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

1.识记

1)价值、价值观的含义;

2)核心价值观;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理解

1)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3.应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

1.识记

1)道德的含义;

2)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

3)中国革命道德;

4)社会公德;

5)职业道德;

6)家庭美德;

7)个人品德。

2.理解

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

2)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3)社会主义道德的先进性;

4)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5)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

6)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观;

7)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3.应用

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七)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

1.识记

1)法律的含义及其历史发展;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4)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5)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6)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7)社会主义法治思维;

8)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2.理解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共同体现;(2)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意义;

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4)建设法治中国;

5)我国宪法的地位和基本原则;

6)宪法实施与监督。

3.应用

1)依法行使法律权利和依法履行法律义务;(2)新时代大学生要不断提升法治素养。

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一)导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1.识记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提出;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

2.理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及其关系。

(二)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1.识记

1)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

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2.理解

1)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2)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3.应用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识记

1)近代中国的国情;

2)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2.理解

1)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提出、内容和重大意义;(2)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3.应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四)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识记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

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4)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2.理解

1)走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历史必然性;(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出的理论依据;

3)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

3.应用

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识记

1)《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基本方针及标志意义;

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的历史背景; 3)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和处理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

4)“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

2.理解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2)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3)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3.应用

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

1.识记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实践基础。

2.理解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国际背景;(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3.应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基本经验。

(七)邓小平理论

1.识记

1)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2.理解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发展战略理论;(4)改革开放理论;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3.应用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八)“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识记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理解

1)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3.应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九)科学发展观

1.识记

1)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3)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4)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2.理解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应用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一)导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1.识记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两个结合”的重大成果;

2)“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2.理解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时代背景;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内在逻辑关系;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3.应用

1)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识记

1)“四个自信”;

2)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理解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2)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3)新时代伟大变革及其里程碑意义;

4)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辩证关系。

3.应用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开拓前进。

(三)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识记

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内容;

2)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3)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2.理解

1)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三者之间的关系;

2)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和理论基础; 3)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4)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和重大关系。

3.应用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四)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1.识记

1)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2)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理解

1)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2)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3)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

3.应用

健全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识记

1)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3)人民是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

2.理解

1)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

2)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系;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民为中心”之间的关系。

3.应用

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1.识记

1)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3)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正确方法论。

2.理解

1)改革开放是我们前进的重要法宝;

2)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3)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4)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3.应用

1)坚定不移把全面深化改革引向深入;(2)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七)推动高质量发展

1.识记

1)新发展阶段;

2)新发展理念;

3)“两个毫不动摇”;

4)新发展格局;

5)现代化经济体系。

2.理解

1)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2)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保障;

3)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

3.应用

1)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2)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大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4)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1.识记

1)科教兴国战略;

2)人才强国战略;

3)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理解

1)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2)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3)科技强则国家强;

4)培养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

3.应用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

(九)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1.识记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2)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3)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主要内容。

2.理解

1)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2)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3)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

3.应用

1)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2)巩固和发展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

(十)全面依法治国

1.识记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和基本原则;(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

3)法治中国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工作布局。

2.理解

1)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唯一正确道路;

3)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3.应用

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

(十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识记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3)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2.理解

1)文化繁荣兴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2)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 3)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3.应用

1)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3)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十二)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1.识记

1)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主要着力点;

2)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意义和要求。

2.理解

1)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

2)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3.应用

1)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2)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十三)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1.识记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内涵;(2)建设美丽中国的主要任务;

3)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方案。

2.理解

1)生态兴则文明兴;

2)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中的突出位置;(3)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3.应用

1)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2)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十四)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

1.识记

1)总体国家安全观;

2)新安全格局;

3)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2.理解

1)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

2)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基本遵循;(3)把维护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4)统筹发展和安全。

3.应用

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十五)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1.识记

1)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

2)强军目标的科学内涵;

3)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

2.理解

1)国防和军队建设是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坚强后盾;

2)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战略安排;

3)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

3.应用

1)全面加强练兵备战;

2)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十六)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完全统一1.识记

1)“一国两制”的科学内涵和制度体系;(2)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

2.理解

1)“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2)新时代“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3)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3.应用

1)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2)推进祖国完全统一。

(十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识记

1)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2)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3)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和重要依托。

2.理解

1)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

2)坚持外交为民;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

3.应用

1)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2)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3)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十八)全面从严治党

1.识记

1)全面从严治党;

2)党的自我革命;

3)大党独有难题。

2.理解

1)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2)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

3)腐败是党长期执政面临的最大威胁;

4)党的自我革命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

3.应用

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四、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五、时事政治

202441日至2025228日国内外重大时政事件。

.考试形式与题型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政治+英语+信息技术”三门公共基础科目合卷考试,考试时间共计150分钟,满分300分(每门科目100分)。

二、考试题型

考试题型从以下类型中选择:单项选题、多项选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

.参考书目

1.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年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ISBN9787040566215.

2.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023年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3.ISBN 9787040599039.

3.本书编写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3.ISBN9787040610536.

 

 

上一条:江西省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信息技术》科目考试说明 下一条:江西省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英语》科目考试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