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
培养能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教育系统、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管理、文秘、文化宣传、教育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基础写作、文秘写作、文学概论、秘书原理与实务、教育学、心理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人力资源管理等。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教育系统、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管理、文秘、文化宣传、教育教学、对外交流等工作,也可在国内和国外进行语言、文化、管理等专业的深造。
一、专业基本情况
创建于2006年,2007年开始招收第一批本科学生。经过不断建设和发展,本专业现有在校学生260人左右,专任教师15人,其中副高职以上职称占80%,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81.6%。近年建成校级精品课程1门,校重点课2门,承担了省、市、校级科研项目8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出版专著2部,教材2部。学生在全国作文大赛、省中华经典诵读竞赛等项目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先后在各级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获得文秘证书、教师资格证、记者证等各种证书180多人次。
二、专业的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和良好的文艺理论素养,掌握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写作与管理能力,能在机关企事业单位、文化管理部门、新闻出版部门、中小学及大中型企业从事行政、管理、宣传、编辑、教学、文秘等工作的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专业的培养特色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开设基本的核心课程之外,根据立足浙江,面向全国的人才培养需求,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主要培养学生以各种文体写作为主线,强化学生的基础写作、文秘写作、新闻写作等各类文体的熟练写作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需要进行的交流协作夯实基础。在校期间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学科竞赛、专业实习等方式培养专业能力。因此一、二年级侧重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三、四年广泛学习文秘、教育、管理、新闻等相关课程,拓宽学生视野,突破了传统的汉语言文学的知识体系框架,融合了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相近的课程内容,也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
四、专业的本科核心课程
主干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基础写作、文秘写作、文学概论、秘书原理与实务、教育学、心理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等。
五、专业的办学条件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能为学生学习和深造提供指引和帮助,20级学生即将在义乌校区读书,新建的人文创新实训室和摄影摄像实训室等为本专业提供了很好的硬件条件,同时,义乌的氛围较其他城市相比,特征明显,为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对外交流的机会,学院酝酿结合义乌外国人多的特点,准备申报商务汉语专业。由此,会有更多的适合本专业交流实习就业等机会。
六、专业的办学成果
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直与本部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共享,为学生授课的教师80%都是副高或博士,师资力量雄厚。近年教师的科研和研究成果突出,省级、厅级、局级项目、校级课题7项,专著2部,论文多篇。学生参加中华经典诵读竞赛连续八年,获得优异成绩。而且各种学科外的竞赛都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身影,全面反映了本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发表论文、申请专利、考取各种技能证书等多篇(项)。同时,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是学院校园文化的主力军,学生有大量的展现风采的平台,也收获了很多成果和荣誉。
七、专业的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教育系统、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管理、文秘、文化宣传、教育教学、对外交流等工作,也可在国内和国外进行语言、文化、管理等专业的深造。近些年,由于专业出口宽阔,学生考取公务员、考研、当教师等就业领域广泛,尤其考研成绩突出,近三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考研人数多、学校好,给低年级的学生很大鼓舞。毕业生就业率98%以上,而且社会反响很好。
汉语言文学专业
Q1:汉语言文学专业内涵怎么样?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2006年申请设立获得批准,并于2007年开始招生。依托中国计量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师资力量强,各种教学资源与本部共享。至今已经毕业八届学生。2010年教育厅评估专业时评为优秀。浙江省教育厅对2015届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汉语言文学专业总体满意度居学院第一位。每年学生报到率100%,就业率97%以上。
Q2: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根据现代科技学院生源特点,现代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是系统掌握中文专业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写作技能,能较快适应岗位需求,在教育教学、新闻传播等领域、出版业、文化宣传和机关企事业单位,能承担各种文体的写作任务和教育教学工作,同时也具备一定的从事其它相关工作能力的专业应用人才。
Q3: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核心课程、特色课程?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基础写作、文秘写作、文学概论、秘书原理与实务、教育学、心理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人力资源管理等
Q4: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我们的生源主要来自于浙江,因此要立足于浙江,适应浙江省各行业对具备实用写作能力人才、教育教学人才、新闻传播人才等具备中文背景的管理人才的需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较强的现代意识和较高的专业素质。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在教育教学、新闻传播、出版业、文化宣传和机关企事业单位承担各种教学、采访、编辑、策划、管理等能力。具有较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和表达、交流及社会活动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能力。
Q5: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相比较而言,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学习过程中比理工科难度小很多,专业课程在老师的引导和教授过程中,没有特殊情况,都能顺利完成。可能遇到的困难,就是要求学生的阅读量要大些,同时在各种文体的写作中要多实践多动手。
Q6:社会生活中有哪些问题,需要通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大学里设置时间较久的传统专业,它属于基础学科,主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表达与运用能力,文学鉴赏能力,与人沟通及交流能力,公关及策划能力,采访与编辑能力,语文教育教学能力等等,所以,是对人的综合素养和素质的熏陶与培养。在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今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作用凸显出来,国学和母语知识及语言表述和文字写作是每个人都离不开的,在某种程度上说,除了上述所说的各种能力在现实工作中的发挥与运用,还有对人的综合素养和人文精神的一种培养与塑造。
Q7: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升学去向怎么样?
就业面宽,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教育系统、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管理、文秘、文化宣传、教育教学、对外交流等工作,也可出国从事语言、文化、管理等专业的深造。我们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率高,尤其近几年,因为专业的优势,汉语言文学专业考公务员、考研、考机关事业编制增多,到中小学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也较多。考研率高,2018至2019年考取研究生的学生共25人,占全系考研人数的49%。此外还有出国留学及短期学习的学生5人。总体看,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质量高,用人单位反馈回来的评价很好。
|